Search

-
超然體驗(transcendence),不等於迷信與狂想,值得一談:
-
  • Share this:

-
超然體驗(transcendence),不等於迷信與狂想,值得一談:
-
當人類意識到自己無法理解某種恢弘浩大之物時,將產生敬畏之情。
-
浩瀚的星空,
絕美的樂音,
宗教儀式,
極度的慷慨大方,
醫院的產房,
藝術。
-
敬畏感使人進入超然的狀態,自我意識跟著所有微不足道的俗世擔憂和渴望一起消失。現在,你感到自己與世界、與他人產生深刻的共鳴。
-
在超然的領域中,平靜、自在,人生暫時看起來有了意義,或是根本不需要考慮意義,依然富足。
-
超驗主義的愛默生,在1836年的隨筆《nature》談到:
「在林裡,我感到此生不會有禍事降臨。沒有恥辱,沒有災難,沒有甚麼是大自然無法修復的。直立於袒裸的大地上,思緒升向無垠的天空,一切庸俗的私心消失無蹤。」
-
「我變成一顆透明的眼球,我不存在,但我將一切盡收眼底。我成了神的一部分,或神的微粒。」
-
在超然體驗中,自我消失的感覺有時稱為“ego death”,自我意識的消亡。體驗過ego death的人,在往後的人生中,較能更坦然地面對災厄與死亡。
-
能意識到自己是某個更大之物的一部分,令人心安。
-
佛教一行禪師寫到:
「雲遲早成為雨和雪。當你深入觀察雨,會看見雲。雲從未消失,它化成雨,雨化成草,草化成牛,牛又化成牛奶,然後成了你嘴裡的冰淇淋。」
-
雖然超然體驗在生活中是如此稀有、乍現,且終究會消逝,但這樣的體驗會在心靈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。
-
一顆由超然體驗引領的心靈,暫時放棄了將自己置於世界核心的自負,跨出自我,與他人相連、關注他人。他將與勞碌庸常、承受自我慾求之苦的人,生活在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。
-
朋友,我們出去走走,把自己放置在任何恢弘浩大之前,使超然體驗,使體驗超然。
-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